“仅凭身份证,仅凭当天可放款”“无视黑白户,身份无条款贷款”“特殊渠道快速、证当中介制圈低息贷款”……贷款“黑中介”打着吸睛幌子诱骗借款人,天放套如果不注意辨别很容易上当受骗。款谨款黑北京银保监局昨天发布消费提示,防贷提醒广大消费者务必提高警惕,个定谨防贷款“黑中介”的仅凭5个“定制圈套”。
这些圈套分别是身份“包装贷款”“无需审批”“贷前收费”“宣称有关系”和“洗白征信”。其中,证当中介制圈“黑中介”谎称通过包装资料可以解决借款人“银行流水不够、天放套收入不达标”等资质方面的款谨款黑困难。但当你拿着造假资料去申请贷款时,防贷便存在很大的个定风险:一是资料造假被金融机构查出,结果自然是仅凭拒贷,还会被金融机构列入黑名单;二是个人信息泄露“被贷款”,相关资料可能被“黑中介”拿去申请贷款。
北京银保监局提示消费者:第一,花钱要理性,不要让个人贷变成“烧钱贷”。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,对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,量入为出、理性借贷;不要忽视自身的实际收入水平,不计后果、盲目借贷,否则一旦资金断流,就容易陷入“黑中介”贷款的“定制圈套”。第二,借钱要正规,不要把“假李鬼”当成“真李逵”,辨别正规金融机构。第三,救济要理智,不要让中介贷变成“中介害”。如果不幸陷入“黑中介”贷款陷阱,切忌自乱阵脚,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,寻求正确的救济渠道。消费者应保留相关证据,及时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。不要因为害怕,被“黑中介”恐吓、威胁,在陷阱中越陷越深,遭受财产损失和不法侵害。
责任编辑:502025-05-15 13:29722人浏览
2025-05-15 13:042711人浏览
2025-05-15 12:59246人浏览
2025-05-15 12:202288人浏览
2025-05-15 11:591803人浏览
2025-05-15 11:371561人浏览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孙燕明)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市场监管总局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》提出,到2025年,传统优势食品产区规模不断壮大,地域覆盖
近年来,无论是在超市、进口食品商店还是网上食品店,特价出售的面包、捆绑销售的酸奶、低价打折的零食等临期食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消费者面前,临期食品市场一片红火。有人认为临期食品既安全又划算,也有人认为吃临
5月6日,贵州省市场监督局发布了11批次不合格食品,不合格项目涉及到铜绿假单胞菌、腐霉利、唑虫酰胺、尼卡巴嗪、沙拉沙星、耗氧量以O2计)等指标。在其中,有2批次蔬菜和3批次禽产品验出农兽药残留问题。不